2022年,正值北京经开区建设30年。作为产业高地,北京经开区以北京0.3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30%的工业增加值。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经开区围绕自身定位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创新”成为北京经开区最为醒目的符号。今天的经开区已经从30年前的一片农田耕地,成长为高楼林立、世界级大企业聚集的一座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新城、北京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示范区。
经开区的 “创新” 和“活力”标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认同和追随。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经开区正全力向首都教育新高地发起冲击,包括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在内的一批优质校跻身经开区基础教育的生力军。
身处经开区、毗邻京东总部的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下文简称“经开区建华”)是一所建校时间仅四年、十二年建制的优质公办校。这所年轻的学校,被圈内人视为“一所彰显经开精神”的学校——敢于创新,锐意十足,拥有无限可能性。
“经开区建华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近日,我们和这所学校的6位老师对话,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分外吸引人的方方面面。
作为经开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经开区建华学校在2023年教师招聘中重磅推出“Plan A”计划,呼唤对教育充满热情的优秀人才加入经开区建华,书写属于自己的梦想。
陈秀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 2019年入职 小学数学教师
又是一年校招季。经开区建华的人力资源部主任亓玲玲办公室的咨询电话总被打爆,招聘邮箱也常常爆满。让她至今都印象深刻的面试者中,陈秀青老师当属其一。
三年前初见时,亓玲玲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女孩身上的灵气。
在对工作、生活环境都有渴望的陈秀青眼里,经开并不是郊区,而是有着国际化标签的地方。这里足够现代化、国际范儿。
“走进经开,大量知名企业汇集于此,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势必对教育有更高的期望。走进经开区建华的校园,现代化氛围扑面而来。校区空间环境及教育场景的创新设计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的现代、开阔与包容。”
现代化环境,解决户口编制,周边配套完善,解决教师住宿,毫无通勤顾虑。“经开区建华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要做的只是安心工作。”
当北航的学弟学妹问她干得如何,她表示这份工作特别棒——“空气里飘着创新和活力的味道,立足经开区,扎根经开区建华,会给年轻人成长提供无限可能。”
“的确,学校近四年来教学质量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得益于越来越多学识背景优秀、热爱教育的伙伴们的加入和不懈努力。目前学校硕博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97%,其中,中学专任教师硕博比高达100%,高中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超过30%。”亓玲玲补充道。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95后的陈秀青在择业时有梦想,也务实。虽然在海淀学习生活多年,但如果让她在海淀和经开之间重做选择,她语气坚定地表示: “我还是会选择经开。因为我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来这里安家,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未来,我还要见证经开区教育发展的提速,目睹经开区建华成为区域超年轻‘牛校’!”